小湘,今年6岁,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了,活泼的他跟小朋友们相处得很融洽。小湘妈妈看着现在健康可爱的孩子,心里有一丝感慨“想起孩子去年得的那场病,至今都觉得心疼,幼小的年龄居然得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吃药、输液成了家常便饭,现在都过去了,希望他一直健健康康的成长。”
年5月份,小湘的妈妈在给孩子洗澡时,发现孩子双下肢出现红色针点状、片状的瘀点瘀斑,思维敏捷的妈妈,感觉到这不是什么好事儿,医院就诊,当时查血常规示WBC7.4×/L,HBg/L,PLT15×/L,结合各项检查最终确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医生给予了丙种球蛋白、甲泼尼松片治疗,直至血小板升至正常,住院一周后出院,嘱回家观察,小湘妈妈终于放下心来。 然而,世事难料,一周后小湘妈妈发现孩子紫癜部位更加广泛,轻微的碰撞使得小湘身上到处都是片状青紫,看到孩子一下子成了这般模样,小湘妈妈整个人都害怕到浑身发抖。6月中旬,小湘血小板降至9个(9×/L),医生说激素加量治疗,并表示若血小板计数还是下降,就会使用环孢菌素或特比奥,考虑到长期应用激素副作用很大,于是开始多方打听,医院采用中药为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医院的电话,向血液病专家进行咨询,一番对比后,于年7月15日前往就诊。 入院后,查血常规示血小板计数为17×/L,骨髓象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比例减低,红系比例大致正常,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全片共见巨核细胞个,原始巨核细胞8%,幼稚巨核细胞40%,颗粒型巨核细胞48%,产板型4%,血小板少见,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液病科李建英主任、马传宝主任及韩苗苗医生根据小湘的病情综合考虑,在激素减量的同时,予中药汤剂、地黄止血胶囊、菊连升板颗粒等治疗,结合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调节免疫功能,促进巨核细胞成熟,减少血小板的破坏。中药发挥着凉血、止血的机理,保证了小湘在治疗中安全无副作用。 上图为治疗前,下图为近期血常规 住院一个月后,小湘的血小板便涨至正常范围×/L。随后带着清热解毒的中药汤剂、中成药制剂菊连升板颗粒出院巩固治疗,期间激素全部减停。在中药调理半年后血小板一直稳定在正常范围,近期查血常规血小板为×/L,正常范围。 “医院复查,血小板也很稳定,孩子以前胖的不成样子,现在也瘦下来了,看着孩子的笑脸,感到非常幸运,我们的选择是对的,很感谢这里的医生护士们。”小湘妈妈激动地说。 ①已添加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白癫疯能吃枣子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