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是由猫细小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叫猫瘟、猫传染性肠炎。临床特征为突然双相热、腹泻、呕吐、脱水、白细胞减少和出血性肠炎,还可以引起猫的运动失调。

对此病易感的动物有猫和其他猫科动物(虎、豹、野猫、山猫、豹猫等),非猫科动物如貂、浣熊和环尾雉等也易感。

该病在冬季和春季多发,不良的环境因素可促进其暴发流行,各种年龄猫感染FPV都可发病,其中以1岁之内幼猫多见,特别是2-5月龄的猫最为易感。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患和带毒者。猫在患病早期即可从唾液、鼻眼分泌物、粪尿和呕吐物中排毒,康复猫可从粪尿中排毒数周。

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易感猫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食物、环境等而发生传播。本病可以垂直传播。

1.症状本病潜伏期3-7天,感染猫临床症状类型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三个类型。

最急型:感染猫常无临床症状突然死亡,与中毒易混淆。

急性型:病猫常常出现精神和食欲不振的症状后于24小时内突然死亡。

亚急性型:病猫出现精神和食欲不振,体温很快升高40°以上,持续12-24小时后,降至常温,经过几天后再次升高到40°以上,呈典型双相热。第二次体温升高时,临床症状加剧,表现为高度沉郁、极度衰弱、卧地不起、无力抬头而搁于前肢等。随着病程的延长,临床症状出现呕吐、腹泻症状,粪便呈水样并伴有血液,由于迅速脱水而消瘦。

白细胞数量减少是本病的一个重要特征。体温升高时,白细胞可减少个/mm3以下,(正常值—0个/mm3)。当白细胞减少到以下是可判断为重症。以下大多为预后不良。

本病病程约3-7天,如能耐过7天,多能康复。病死率多在60%-70%,有的可高达90%以上。妊娠感染后可发生流产、死胎、胚胎吸收、早产或畸形胎儿。在流行地区有的可出现全群幼龄几乎全部死亡的可能。

2.病理变化病理剖检可见尸体脱水,消瘦;小肠粘膜肿胀、充血、出血,病程稍长的部分病例可出现伪膜;小肠内容物恶臭,呈水样;肠淋巴结充血、出血、水肿。

其他剖检病理变化可见肝脏肿大、呈红褐色;胆囊充盈粘稠胆汁;脾脏出血;肺水肿、充血、出血、水肿。组织学变化可见肠粘膜上皮变性。

可根据该病的流行性学、临诊特征腹泻呕吐和白细胞减少、剖检特征为小肠呈急性卡他性出血性肠炎以及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出血等作出初步判断。同时需要实验室确诊检查。

1.病毒分离取病料,在活体上培养,之后再取病料,分离病毒后可用PCR、免疫荧光或HI进行鉴定。

2.其他实验室诊断琼脂扩散试验、HI、荧光抗体技术等方法可用于该病的特异性诊断。

1.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手段。根据各地区的情况不同,免疫程序不同。

2.治疗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针对的FPV感染的猫,除注射高免血清以外,主要对症治疗为主,包括消炎、止吐、止泻、补液增加营养等。如果有体液有酸碱失衡,需要补充电解质,呕吐腹泻不严重的可给予硫糖铝片、次碳酸铋等胃肠黏膜保护剂。

医院(通州区永昌济和店)联系--

医院(西城区店)联系--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好吗
治疗头部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wh/24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