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专家吕妍医生表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组以血小板减少为基本特征的疾病,是一种复杂的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由各种原因导致,主要表现为皮肤瘀斑瘀点、口鼻出血等,重症患者还可有颅内出血和内脏出血。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急性型

  常见于儿童。起病急骤,少数病例表现为暴发性起病。可有轻度发热、畏寒,突发广泛性皮肤黏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多见,分布均匀。黏膜出血多见于鼻腔、牙龈,口腔可能有血疱。

  (2)慢性型

  常见于年轻女性,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可持续数天到数月。皮肤紫癜、瘀斑、瘀点以下肢远端或止血带以下部位多见。可有鼻腔、牙龈,口腔黏膜出血,女性月经过多有时是惟一症状。

  2.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患者有原发病表现或发病前有某种致病因素接触史,轻、中度血小板减少可无出血表现,重度血小板减少常有皮肤、黏膜瘀点、紫癜、瘀斑、鼻出血、口腔血疱等。严重者会发生颅内出血,是主要死亡原因。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血小板消耗性减少引起皮肤、黏膜、内脏广泛出血,严重者有颅内出血。

  (2)红细胞损伤红细胞受机械性损伤而破碎引起的微血管病性溶血,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黄疸或伴脾大。

  (3)神经精神症状神经精神症状的特点为变化不定。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紊乱,眩晕、头痛、惊厥、言语不清、知觉障碍、精神紊乱、嗜睡甚至昏迷。部分可出现脑神经麻痹、轻瘫或偏瘫,但常于数小时内恢复。

  (4)肾血管广泛受累肾血管广泛受累时表现为蛋白尿、镜下血尿和管型尿。重者可发生氮质血症和急性肾衰竭。

  (5)发热可见于不同时期。

  (6)如心肌、肺、腹腔内脏器官微血管受累均可引起相应症状。

 

  跟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吕妍,来自中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硕士。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

从事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临床工作10余年,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病分会青年委员。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近20篇。

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wh/157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