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急性血小板减少症四肢胸背散在紫斑伴鼻衄

罗某某,女性,36岁。初诊日期:年1月2日。四肢胸背散在紫斑伴鼻衄三天。患者于三天前周身出现散在紫斑,以四肢胸背部明显,似针点样,并逐渐增多,伴有头昏乏力,三天后出现鼻血。

今日来院门诊,经血象检查,白血球2.8×10?/L,血小板25×10?/L。

舌脉:脉细数,苔薄,舌红有紫疱。

辨证:邪热伏于营分,迫血妄行。

中医诊断:肌衄、鼻衄。

西医诊断:急性血小板减少症。

治法:清热凉血,滋阴降火。

处方:。

水牛角20克,生地20克,玄参15克,白芍10克,龟版10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仙鹤草30克,知母10克,阿胶10克,羊蹄根10克,黄芪20克。

7剂,水煎服。

嘱:病情危重,须防血脱之变,必要时输血。

复诊:年1月9日。药后精神好转,鼻衄渐止,紫斑未见新鲜点出现。

上方加丹皮10克。4剂。

三诊:年1月16日。诸急渐减,出血基本控制。

舌脉:脉细数,苔薄。

辨证:气阴亏虚。

治法:再予上法继续治疗。“炉烟虽熄,防灰复燃”。

药物:黄芪20克,生地20克,仙鹤草30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羊蹄根10克,阿胶10克,丹皮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鸡血藤15克。

7剂,水煎服。

患者上方加减服药近2个月,复查血小板67×10?/L。

按:

本例为急性血小板减少症,皮肤粘膜广泛性严重出血,血小板计数25×10?/L,病情危笃。中药采用清热凉血、滋阴降火大法,仿犀角地黄汤化裁。服药一周,出血明显好转,继续调补服用,使血小板上升至67×10?/L,说明中药不仅能止血,且能提高血小板计数。

更多医案,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wh/145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