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血小板减少,顾名思义,只要血常规检查有血小板数值降低就能确诊了,其实并非如此。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以血液系统疾病为主,虽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多见于仅仅是血小板减少,但也不能排除一些继发性因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现象。 专家提醒,血小板减少患者除了血常规检查外,还要完善并熟悉以下检查诊断方式: 一、血象 1、急性型血小板明显减少,多在20×/L以下。出血严重时可伴贫血,白细胞可增高。偶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慢性者,血小板多在30-80×/L,常见巨大畸形的血小板。 3、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增大。 4、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改变显着。 5、血小板形态异常,可见大型血小板、颗粒减少和染色过深。 二、骨髓象 急性型,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多为幼稚型,细胞边缘光滑,无突起、胞浆少、颗粒大。慢性型,巨核细胞一般明显增多,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但胞浆中颗粒较少,嗜碱性较强。 三、免疫学检查 免疫功能相关检查。 四、其他 出血时间延长,束臂试验阳性,血块收缩不佳,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减弱,51Cr或In标记血小板测定,其寿命缩短。 血小板减少是现在常见的一种疾病,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如果患者血小板过量减少会出现鼻子、口腔、牙龈等部位出血,轻微的碰触即可导致身体淤血,皮肤有创伤则长时间流血,有便血的现象(一般是内部出血导致)。伴随腹痛头痛等,长期出血必然导致皮肤暗黄,精神萎靡不振等。所以为了更好的确诊血小板减少,我们需要借助一些辅助检查,这样才能更好的对症治疗。 联系我们 -(群)an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白殿疯症状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jg/79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