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是一种良性血液病,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式,输血小板、输丙球、口服药物等等,一般通过有效治疗,患者的血小板数值会得到明显的提升。有些患者认为数值升上去就不用继续服用药物了,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在治疗期间,提升血小板数值比较容易,难的是稳定数值。有很多血小板减少患者都存在停药后复发甚至是用药期间数值下降的问题,并且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不同,部分患者在血小板提升之后,也会有出血的情况。 血小板减少伴有这几种情况停药需慎重! 1:合并明确的消化性溃疡疾病; 2:出现创伤或者是摔倒的风险高,尤其是老年患者; 3:同时应用抗血小板药或抗凝药的患者; 4:血小板在30—50之间,甚至是更高,但是仍然有出血表现的患者; 5: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通常情况下,血小板数值低于50就会存在皮肤、黏膜出血的危险性,如果血小板小于20的话,就会有自发性出血的高度危险性;严重的出血倾向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如颅内出血、脏器出血等。 因此,有上述几种情况的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要急于停药,应遵医嘱,将血小板提升至安全范围后,巩固治疗一段时间,达到血小板的数值稳定,保证没有出血的发生。已经停药的患者也要定期复查,以防病情反跳。 治疗血小板减少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一定要把数值提升至正常范围,而是稳定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并且不再发生出血症状。多数情况,血小板减少患者需要将血小板数值提升到至少50以上,甚至是更高,来预防出血的风险。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jg/165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