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是妊娠期最常见的血液学异常,甚至超过了贫血。但很多孕妇经常忽略产检时化验单上这一指标。即使发现,也以为自己吃点“补血药”就可以“补”上。但事实并非如此。 专家提醒,6%~10%的妊娠妇女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症。虽然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可能只是一个良性的生理性过程,但也可能预示着凶险的结果。因此,妊娠期一旦发现血小板减少,必须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专家介绍,一般来说,妊娠期血小板减少与一般人群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是相似的,无外乎生成减少、破坏过多、分布异常、消耗过多等原因。 临床上很多疾病都伴有血小板减少,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Evans综合征等,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可能是一个良性的过程,当然也可能预示着凶险的结果,因此,及早识别并明确其发生机制,不但决定了是否实施干预措施,也决定了患者的预后。 孕妇血小板减少需重视或预示着严重疾病 正常妊娠中会出现一个血小板计数的生理性下降过程,一些孕妇的血小板会降至正常范围以下,被称为“妊娠性血小板减少症”,一般情况下,血小板计数通常不会低于70×/L,但有时也会出现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反应而在产后得到缓解,在排除了其他病因后可以诊断。 但是,妊娠中出现的血小板减少,也可能是某些妊娠所特有的或妊娠易患的严重病症的表现。在先兆子痫、HELLP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病症中,在与妊娠相关的某些因素作用下,血小板有可能被活化而发生黏附、聚集、释放等一系列反应,最后形成血小板血栓;或者是伴随血管内皮损伤、凝血途径激活而形成了纤维蛋白血栓,也会消耗血小板,形成“血栓性微血管病”。这会造成脏器功能损害甚至衰竭,进而威胁孕产妇生命。 提醒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切莫自己乱补 专家提醒,妊娠期一旦发现血小板减少,医院查明原因。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病人做检查,如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形态及功能、骨髓检查、血小板抗体、血生化及B超、X线、CT、MRI等。由于妊娠期用药的顾虑以及有些“血小板减少”背后往往隐藏着严重的基础疾病,因此对这类患者的诊断和处理就特别慎重,患者切莫自己选择补药乱补。 健康提示:如果您关于孕妇血小板减少的现象还有疑问,可 血小板减少病友会公众 如果觉得本文不错,点击右上角,可以将文章分享至朋友圈;扫描北京权威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