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医院地图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710.html 农忙时节,大家在外出劳作的时候,一定要防范蜱虫的叮咬,一旦被它咬伤,后果很严重。9月上旬,重庆市丰都县的一位老人就被蜱虫给“盯上”了,差点丢了性命。 外出劳作被咬 丰都县66岁老人隆梅芳,在干农活时不慎被蜱虫咬伤,并没有在意。但没过多久,就出现了高烧不退,肾脏部位疼痛难忍。老人误以为自己肾结石发作,但吃过药后,依旧毫无起色。 医院后,医生很快诊断出是因为蜱虫咬伤,而感染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蜱虫病”。 经过针对性治疗,老人体温下降,其他各项生命体征也很快恢复正常。 什么是蜱虫病? 蜱虫俗称草爬子,蛰伏在草丛、植物或牲畜皮毛间。蜱虫叮咬后,可传染多种致命疾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多为持续性发热,可高达40℃以上)、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咽痛,还会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多脏器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发病急、病情凶险、病程短,治疗不及时,2周内可致死,属世界疑难疾病。 关于“蜱虫病”,目前存在几大误区,听听专家怎么说。 解放军医院感染科主任崔宁: :由于“蜱虫病”的症状的和感冒类似,只要一有感冒症状,就怀疑自己是不是被蜱虫叮咬了。实际上,这个病和感冒有个很大的区别,也是“蜱虫病”最突出的特点——浑身肌肉酸痛。如果有这个症状,那就赶紧查个血常规,如果白细胞减少,这时候才可以确诊是“蜱虫病”。 :人人谈“蜱”色变,对于“蜱虫病”的恐惧心理普遍存在。随着大家防病意识的提高和教育的普及,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这个病还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大家没必要谈“蜱”色变,导致自己内心的惊恐。而且,这个病也极少会出现“人传人”的现象。 :一旦被蜱虫叮咬,要赶紧拔出嘴部,如果拔不出来就有严重危险了。蜱虫一旦叮咬人后,它有个口器,口器是带倒钩的,可以先拿酒精或者碘伏涂上去,进行去除。万一有少许口器留在皮肤里面,也大可不必惊慌,口器对人体几乎是没有害处的,皮肤会慢慢包裹吸收的。真正致命的,是蜱虫体内可能携带的病菌。 如何防范? 在野外劳作或游玩的时候,应做好个人防护,尽量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衣长裤,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不要穿凉鞋,外露部位可涂擦驱蚊液等驱避剂,离开时还要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发现蜱虫后立即清除,切勿将蜱虫带回家中。 医生提醒,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一定不能硬拔虫体,以免将蜱虫头部留在皮肤内。蜱虫头部倒钩中携带的神经毒素很容易引起皮肤的继发感染。应该用乙醚、松节油等涂在蜱虫头部,刺激蜱虫使其麻痹,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头部,使其窒息松口。 如果被虫子叮咬后出现高烧,叮咬部位出现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一定要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来源:农影智造《聚焦三农》、农视网 责编:桃子 审核:杨平 监制:翟波涛、刘雪松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hl/1528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