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是中医养生的物理疗法之一,也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家用养生法。很多人都会选择自己在家进行拔罐养生,尤其是觉得自己全身酸痛,寒湿严重的时候,拔上两罐,瞬间觉得整个人都精神了。虽说这拔罐疗法可以缓解病痛,却依旧不是人人都适用的,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我们可决不能忽略!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样一句话:“扎针拔罐,病好一半。”拔火罐是我国中医传统养生方法之一。 一、功效及作用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 二、哪些人不适合拔罐?凝血机制不好,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疗法,如血友病、紫癜、白血病等。皮肤严重过敏或皮肤患有疥疮等传染性疾病者不宜拔罐。恶性皮肤肿瘤患者或局部破损溃烂、外伤骨折、静脉曲张、皮肤丧失弹性者不宜拔罐。体表大血管处不宜拔罐。妊娠期妇女的腹部、腰骶部及乳部不宜拔罐,拔其他部位时,手法也应轻柔。肺结核活动期、妇女经期不宜拔罐。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严重水肿的患者不宜拔罐。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不宜拔罐。重度神经质、全身抽搐痉挛、狂躁不安、不合作者不宜拔罐。 三、拔罐的时间拔罐时不易留罐时间过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如果走罐之后再留罐,则留罐时间更短,以免造成起泡。如果出现水泡,轻者只需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若水泡过大,可用一次性消毒针从泡底刺破,放出水液后,再用消毒敷料覆盖;若出血应用消毒棉球拭净。出现水泡有的时候并不一定是坏事,它能提示我们身体出现状况。 拔罐时出现水泡、水肿和水汽,为湿盛或受湿邪所致。水泡呈血红色或黑红色,兼见身体发热、有热毒,为久病湿夹血瘀;紫红或紫黑色,无丹痧和发热,为寒凝证、瘀血证;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为虚寒证;微痒或出现皮纹为风证。 四、禁忌 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白血病者不宜拔罐。 2.全身高度浮肿者不宜拔罐。 3.皮肤高度过敏、受术部位皮肤破损、溃烂,或外伤骨折部位静脉曲张处,或癌肿恶瘤部位、皮肤丧失弹性者不宜拔罐。 4.五官部位、肛门及心尖搏动处不宜拔罐。大血管附近、浅显动脉分布处和瘢痕部位不宜拔罐。 5.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拔罐。 6.高热抽搐者不宜拔罐。 五、注意事项 1.拔罐部位或穴位,一般应选择肌肉丰满、皮下组织充实及毛发较少的部位为宜。吸附力过大或时间过久,有时可使拔罐部位的皮肤起泡。 2.初次应用拔罐及体弱、紧张、年老、儿童等易发生意外反应的人,宜选小罐且拔罐的个数要少,选卧位并随时注意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处理。 3.拔火罐时动作要做到稳、准、轻、快。 4.拔罐时不要移动身体改变体位,以免罐具脱落。拔罐数目多时,罐具之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罐具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因罐具间互相挤压而脱落。 5.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泡无需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6、拔火罐要由专业医生操作。拔火罐采用一种叫作闪火法的技术。该技术在拔罐前,需先把棉球浸入浓度95%的酒精,然后再放入火罐里,操作不当很容易烫伤烧伤。因此,拔火罐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或理疗师来做。获取更多内容你也可以回复以下任意关键词 养胃、气血不足、高血压、白发、泡脚、脱发、薏米、贫血(补血)、咽炎、养胃、洗澡、口腔溃疡、口臭、宫寒、薏仁粥的功效、调理脾胃、感冒、咳嗽、失眠、怕冷、手脚冰冷、腰痛、喉咙肿痛、祛湿、补肾、身高体重表、蔬菜搭配禁忌、裸睡、手指按摩、痘痘、颈椎病、心血管病、祛斑、补血、瘦腿、安全期、胸部自检、体寒、痛经、减肥、两性问题、内分泌问题、妇科问题、健康测试、体质测试、标准三围测试(三围)、身体质量指数自测、标准体重 诊断:手诊、舌诊、望诊 穴位:肾俞穴、睛明穴、人眼穴位图、眼部穴位、足三里穴、云门穴、解溪穴、天柱穴 治疗白癜风效果如何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fl/28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