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出血倾向以及止血不易是血小板减少症病人的主要症状及临床危害,因此,当患者发生出血现象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甚至通过合理的治疗提升血小板数值。

  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常见出血现象主要表现是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口鼻腔出血,随着血小板数值的持续性降低,还会提升内出血的风险,因此,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要知道该如何止血。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止血治疗呢?

  1、血液病患者血小板减少到20×10^9/L以下时,需要进行止血支持治疗;

  2、患者皮肤粘膜有明显出血点,或者头部瘀点、口腔血泡、牙龈出血等颈部以上部位出现出血点时,需要止血支持治疗;

  3、在出现发热、感染、或者血液病后期患者体质虚弱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止血支持治疗,因为感染释放的炎症因子会破坏血小板,增加出血风险;

  4、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患者来说,只要出现出血点就要坚持输注血小板和新鲜血浆,进行止血治疗,防止DIC发生;

  专家提醒,对于血小板减少患者来说,仅仅止血治疗还是不够的,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治疗过程中,都要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调理和有效诊疗。

  血小板减少患者如何治疗和护理?下面详细介绍给大家:

  1、血小板减少饮食要有规律,主副食应以高蛋白、维生素为主,如:小米、大枣、木耳、藕、蛋类等,忌食辛辣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2、精神过度紧张会导致血管扩张,引起脑出血等情况,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

  3、感染会释放炎症因子损伤血小板,诱发出血,因此要要保持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和感冒;

  4、血小板减少患者血管脆弱,尤其是老年患者血管老化,更要注意防护,避免突然用力,避免磕碰,尤其是避免头部损伤;

  5、输注血小板:输注血小板对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是一种最常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降低致命性出血起到明显作用;

  6、输注新鲜血浆、冷沉淀:对于血小板减少患者来说,如果伴有凝血功能障碍,需要输注冷沉淀、新鲜血浆补充凝血因子预防止血;

  7、输注大剂量丙球蛋白、免疫抑制剂进行冲击治疗,可以几天之内明显提升血小板水平,只能救急不能治本,且有一定副作用;

  8、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中医治疗为主,结合一定的西医疗法,从根本上解决血小板减少的问题。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血小板减少病人的日常护理和治疗方面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尽早了解清楚患者的病情,积极治疗,做好日常护理,减少疾病的危害。

  健康提示:如果您关于血小板减少病人的日常护理和治疗方面还有   血小板减少病友会公众

  如有血液病方面的问题可点击进入“在线咨询”页面,我们会认真分析,耐心为您解答!









































活动填高考志愿,没这张票怎么行春
活动填高考志愿,没这张票怎么行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fl/23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