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小编就遇到了3个病人,有老年人,也有小孩,第一天白细胞很低,复查报了危急值,第二天复查突然正常了,咋回事?难道是采血出了差错还是仪器出了问题,还是人员操作问题,于是我们把之前的血液和后面采集的血液以及又重新送的第三份标本都重新复查并推片,发现结果和之前的一样,差别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下面是甲病人(4岁男孩)的简要病史:

该病人咳嗽3天,发热2天,之前在家自服不明药物,然后到门诊输液并检查血常规,WBC:2.6,次日住院治疗,再次复查血常规,WBC:1.7。医生开取了药物:鲨肝醇(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包括原因不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以及小二粒细胞缺乏症)和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病人于当日医院进行诊治,复查结果WBC正常,WBC:9.2。

下面是该病人在我院的血常规检查报告:

下面是乙病人(77岁男性)的简短病史:

头晕一周入院,伴心悸和全身乏力,一天前右上腹部剧烈疼痛入院,在家自服一些药物,包括抗病毒、抗生素等,其它病史不详。

下面是该病人的血常规报告:

经过仔细比对和分析,排除了采血错误和仪器设备问题,也排除了人工操作问题,于是打电话再次询问临床,临床回馈乙病人没有进行药物治疗。那就奇怪了,不可能一下子就差别这么大呀,后来再去询问了病人家属,发现病人自己服用了某抗病毒药物,那么原因很可能就是它了。医院查得的WBC正常,其原因应该是当日上午用了升白细胞的药物,晚上7点再次抽血复查结果肯定会升高。

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什么,几天连续遇到了三个这样的病人,以前都没有遇到过,病人也很不理解,总觉得我们做错了,医院检查和我们有很大的差别,当然也是把病人吓到了,这种少见的情况也可能误导了我们的医生,更多的往坏的一面去想了,考虑可能偏向严重,致使病人过于担心。

后面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这样的病人还不少,一般在1、3、8月份较多,常年均可出现,其中呼吸道感染的占大多数。出现这些情况后,除了血常规,也可以辅助检查CRP、降钙素、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EB病毒等来进行确认。

经过查阅,小编总结了一下白细胞突然降低的原因,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白细胞:

在人体外周血液循环中,白细胞分布在两个地方,即循环池和储存池。循环池就是流动血液中的白细胞,储存池就是附着在血管壁等处临时存储的白细胞,暂时不参与血液循环,但储存池中的白细胞与循环池中的白细胞保持动态平衡,随时准备补充循环池。白细胞计数主要反映循环池中的中性粒细胞数。恰好我们这几个病人WBC的变化主要就是反应在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变化上面。

WBC减少在动力学上主要有三个方面:

1、白细胞分布异常(由于各种原因而使边缘池白细胞增多,循环池白细胞减少)。

2、白细胞破坏过多(由于感染、免疫学因素使白细胞减少)。

3、白细胞生成障碍包括干细胞的增值减少或再障(部分癌症化疗药物、骨髓纤维化、维生素B12缺乏或叶酸缺乏等均可引起白细胞生成障碍)。

由此展开白细胞减少的各种原因如下:

严重细菌感染

严重细菌感染时,白细胞面对大量的细菌繁殖时,一时消耗过多,造成白细胞骤降,其实这是给临床医生一个宝贵的提示,医生给予高度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fl/122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