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nk/mipso_5941738.html

“一天解决一问题”

IVIG应用后的疫苗接种

随着冬天的来临,在新生儿病房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后的肺炎,重一些的RSV肺炎,就可能用上了静脉注射的免疫球蛋白(IVIG)。由于目前国内没有RSV的单抗,所以基本上就是应用非特异性的IVIG。那么,问题来了,新生儿期间IVIG应用后多久能接种疫苗。网络上家长咨询医生的所获得的回答,可能你会看到两种、三种、甚至更多种不同的答案,比如没有影响、间隔两周、间隔3月或者间隔8月等。即使在病房内,似乎上级医师的回答也不完全一样。

今天花一些时间查找相关文献或指南,本着“一天解决一个问题”的学习精神,小结一下IVIG应用后的疫苗接种问题。也好帮助小伙伴们应答出院时家长的告知。

实际上在年第5期的《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已有相关指南:

文章最后的总结建议如下:

看完整个文章,获得上述肯定性且简洁的建议,但似乎“不过瘾”。如何跟家长交代出院时的告知,得先自个具备了足够的相关领域的知识,相关知识点的文献来源,或者说是具有“循证”的理论或是医学实践的指导,才能拥有“十足底气”与患儿家长交谈。

临床上使用的免疫球蛋白大部分是从志愿者血浆中获得,分为两类: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又称为丙种球蛋白)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是从献血者血浆中提取汇集到一起的非特效丙种免疫球蛋白。临床上常用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IVIG)就属于此类。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是针对特定病原微生物,从具有特定高滴度抗体阳性人群中采集制备的,乙肝免疫球蛋白、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均属于此类蛋白。

免疫球蛋白中的抗体能与疫苗中的抗原结合干扰机体对疫苗的正常免疫应答。目前文献的总体倾向认为IVIG应用对于大部分疫苗不会产生干扰但对部分减毒活病毒疫苗有可能会干扰。研究主要集中在IVIG应用对麻疹和水痘疫苗接种。

一般人群都经历过麻疹疫苗的预防接种或麻疹的自然感染,因此,IVIG中含有一定量的麻疹抗体。在接受IVIG治疗时或治疗后的数月内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被动传递的lgG可抑止诱导理想的免疫应答。水痘疫苗的接种也是如此。因此免疫球蛋白会干扰含麻疹成分的疫苗、水痘疫苗的效果。依据美国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的最佳实践指南,使用免疫球蛋白后接种麻腮风、水痘疫苗的间隔时间见下表。

按照上表推荐如果使用IVIG之后接种含有麻疹成分的疫苗或是水痘疫苗,需要等到被动注射的抗体衰减之后再接种,根据应用的剂量多少间隔8~11月不等。如果患儿在推荐的间隔时间内接种了这两种疫苗,则需要再次进行接种,除非经过血清抗体检测已经产生抗体。

对于其他减毒活疫苗,比如流感减毒活疫苗、轮状病毒疫苗,IVIG的使用无影响;而乙脑减毒活疫苗,参考国家免疫程序间隔≥3月即可。

而灭活疫苗因为与IVIG几乎不发生相互作用,IVIG不会损害灭活疫苗接种后其保护性抗体的产生。

综上,当一名新生儿因为RSV感染或其他疾病因素,比如同族免疫性溶血、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需要用到IVIG后的疫苗接种,需要告知的主要是麻疹和水痘疫苗的接种时间。但根据计划免疫这两种疫苗的接种时间,比如麻疹疫苗一般在生后8月龄,而水痘疫苗在生后12月龄。可见,在新生儿期应用了IVIG对上述两种疫苗的接种时间影响并不大。可以告知家长大可放心,顶多是麻疹疫苗的接种时间较计划推迟1月~3月左右。

不知道,这篇短文,伙伴们看后是否有所帮助?

知识点总是在更新,今后的文献可能又会覆盖目前的些许认识,但不用担心,只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心就好,只要根据目前我们能掌握的最新的知识点进行了家长告知就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fl/107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