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赵宾洋、吴珺医学界儿科频道收录于合集#儿科病例43个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内含详细评估流程

病例介绍

病例1:患儿男,3个月,因“四肢皮肤紫癜3天”就诊。患儿无粘膜及消化道出血,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小板(PLT)计数、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血小板聚集功能下降,考虑血小板功能异常,经基因检查后诊断为血小板无力症。

病例2:患儿男,3岁,因“哭吵伴意识障碍半天”就诊。患儿1天前因头部跌落伤(1米)后出现颅内出血,完善多次检查提示APTT延长,PT及PLT正常,患儿有血友病家族史,凝血因子全套提示因子VIII活性降低(9%),最终诊断血友病A(轻型)。

病例3:患儿女,40天,因“反复呕吐、面部出血点2天”就诊。患儿1天前因头部跌落伤(床上)后出现颅内出血,完善检查提示PT、APTT均明显延长,PLT正常,凝血因子全套提示因子IX、X、VII、II水平降低,患儿为家中自行接产,生后未注射维生素K,排除肝脏疾病后最终诊断为维生素K缺乏(晚发型)。

遇到出血性疾病时

临床医生该如何考虑?

出血性疾病包括皮下黏膜出血,也包括内脏出血,如消化道、颅内、关节、肌肉出血。皮下黏膜出血也称为紫癜,根据出血大小分为瘀点或瘀斑,瘀点为针尖大小(<2mm)的紫红色出血点,瘀斑为较大片融合的出血病变。

出血的原因包括血管完整性遭到破坏(创伤、感染、血管炎、胶原病)或初期/二期止血异常(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障碍)。具体见下图:

图1儿童出血性病因鉴别[1]

出血性疾病该如何进行临床评估?

儿童出血性疾病评估需注重速度及技巧,特别是对于一般状况差的患儿,紫癜可能是严重脑膜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表现。注意评估患儿的一般状况及生命体征,着重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dmk.com/mbyzl/169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