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zg/140107/4323066.html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有多高?对于后有何影响? 医院窦克非、刘帅等进行的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患者PCI后获得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高约7.91%。 随访30个月的研究结果显示,与血小板正常组相比,血小板减少组其全因死亡率(2.3%vs1.0%,P=0.)及心原性死亡率(1.2%vs0.5%,P=0.)明显增加。 此外,该研究中获得性中、重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低为0.24%。 但与血小板正常患者相比,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术后30个月心原性死亡率增加约13倍、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增加约7倍、心肌梗死发生率增加约11倍。 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肌酐清除率水平、低基础血小板数值及糖尿病史均为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减少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研究者指出,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影响患者预后的可能原因如下: (1)血小板减少直接引起患者出血和输血率增高,而出血与输血是冠心病患者缺血事件、死亡等不良事件风险增加的明确预测因子。 (2)抗栓治疗中并发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易发生冠状动脉血栓,进而引起缺血、心肌梗死和死亡。 (3)血小板减少症导致患者停用标准的抗血小板治疗或其它指南推荐的治疗,从而引起血小板激活、凝血级联反应及炎症反应,最终诱发支架内血栓与心肌损伤,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 研究者指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措施如抗缺血、抗栓、血运重建以及在危重患者中施行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操作和治疗手段均会直接或间接导致血小板减少,早期明确血小板减少原因并采用正确的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共纳入择期PCI冠心病患者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及无症状心肌缺血者约占50%。根据术后血小板计数水平,分为血小板正常组(血小板计数≥×/L,n=)和血小板减少组(血小板计数×/L,n=)。 其中例(7.67%)为轻度血小板减少(×/L~×/L),20例(0.24%)为中、重度血小板减少(×/L)。平均随访30个月。 来源:刘帅,赵延延,伏蕊,等.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获得性血小板减少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中国循环杂志,,3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就是这样一本书。长按图片,显示识别
|